• 聊天版
  • 大家觉得月坠花折这个同人MOD怎么样?有体验过的群友分享下感受吗 #4247

1 个月 后

最近刚刚推完Fallen angel,感觉结尾明显参考了Fallen angel,只不过回想起来其实不足之处并不是没有,比如说对于老莫的心理问题的描述有些仓促,我们并不知道她之前究竟经历了什么才导致了她的一系列问题。

    #18 yunika 玩的时间有些长了,如果有哪里不对的尽管指正便是

    我天,有点想体验下有多🔪(),有没有链接()

    #11 12Moon12 真的不理解哪来的这堆“角色厨”,“抑郁小太阳”“黑残深”“傲娇可爱”。真就不明白这种在其他剧情类RPG里玩烂的角色设定是怎么还有人会为之着迷的? 事实上,我可以说大部分所谓的“角色厨”早已经忘了,甚至从来就不知道这游戏为什么是神作。小体量独立游戏 + 恐怖反转 + meta原素 + 突然爆火 +黑暗理论,这简直就是繁衍小鬼霉菌的温床。游戏内核是一点都不看的,为了巩固角色在自己心里的形象,各种云理论 厨子 同人饭圈是必须得使劲造的,甚至为此不惜抛弃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在明确知道游戏设定的情况下,他们会被游戏人物的自杀而触动,却对另一个困在游戏中的生命的痛苦漠不关心,更甚者还会因为这个东西毁掉了自己的游戏体验而感到愤恨。没有人去消费悲剧,因为他们根本不认为这是一个悲剧故事。可能在他们眼中,这个游戏就是一个他们帮助自己的游戏角色打败了大反派的复仇故事。哎,一想到他们意淫出来一堆迫害角色的同人作品在那颅内高潮的时候我就想笑,不说别的,剧情这方面,虽说是同人创作,但你至少得有个原作30%的水平吧,那幼儿园孩童般的文笔加上一堆猎奇图片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就好像是在网上学了点脏话的孩子迫不及待跑到大人面前展示一样,让人忍俊不禁。最逆天的那个我就不点名了,邪教元素都整上了还想蹭尼采?他本人看了不得当场气活?抽象程度不亚于“我相信一切民主,但我也认为独裁有一定真理”“伟大马克思主义万岁,但是讲革命的是50w”。剧情方面我也不想说了,不知道的人看了这剧本素材可能还以为是小朋友在做看图写话呢。言归正传,我就不明白难道带着一个欣赏游戏的态度去对待这个作品就这么难吗?真的有必要去一个人设塑造简要到几乎是为剧情服务的游戏角色上寻求身份认同吗?这到底是什么癖好?下次是不是随便扔一张图就能给角色意淫出来设定了?创作团队甚至为了鼓励这种行为给角色整上了推特账户。Plus版这个烂活就跟不用说了,丹为了整他那破理论把游戏给糟蹋成什么样了,原本含蓄一点就刚刚好,还能给游戏带来一些特色。现在直接掀桌了,他真觉得自己能建成fanf那样的理论体系?还是单纯想抛下这个烂摊子直接开始收割了?黑暗理论小鬼们狂欢了,感人神作这个称号它也不配带了。这就是Dan对待这部现象级作品的态度。现在我就只能在I still love you和Your reality这两首曲子的社交媒体评论区底下才能看到一些讨论剧情的六七年前的声音。唉,有时候真的羡慕oneshot这种冷门游戏的圈子,不亚于同类游戏的质量,没什么乱七八糟的厨子,有的只是一堆玩家在游戏结束后的孤独时刻互相慰藉

      #21 monicaaaaamonike 补充:就论莫妮卡和纱世里这两个角色与他们的粉丝:老实说这个游戏对我来说差不多就是莫妮卡的悲惨爱情故事,嗯.我想如果我们去类比莫妮卡的感受,也许你可以试着回忆一下自己在三岁左右时逐渐获得自我意识的感觉(镜像测试是否通过为标准),在那时的某一刻,你突然开始问自己我是谁,为什么当下还活着?我们开始产生长期记忆,开始拥有自我的感觉。幸运的是,当我们去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时,真实的世界正等着我们去探索。但是对于一个从来没有拥有过自我的游戏角色来说,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18年的记忆在一瞬间变得模糊不清,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只是一款为一款恋爱游戏服务的虚拟角色,连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们也只是一群没有自由意志只会根据互动来做出反应的代码。当她在这种折磨中试图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痛苦时,她爱上了那个让她感受到真实的存在,她不惜一切代价想尽办法要玩家在感觉到不对劲之前关注到她,由于是第一次操作,谁都做到完美无缺。她还是搞砸了这一切,她只能强制将玩家带入到这个空间诉说自己的痛苦,她自以为自己的坦诚能获得玩家的原谅,但最后还是逃脱不了被删除的命运,当你删除她之后,她在失落中逐渐醒悟,开始忏悔,并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她希望能修复这个世界,把朋友们带回来。因为在她心里,如果她真的爱你,就应该选择放手。但可以想象,当她发现自己所做的这一切牺牲根本没有意义时,那种痛苦一定燃烧到了灵魂深处。只要文学社还存在一个社长,就永远会有人背负起那种自我意识的诅咒,承受随之而来的疯狂。所以,她最终选择了以一种沉重的方式结束这一切。她毁掉了整个游戏,因为她终于明白,不管是她自己,还是她的朋友们,都注定不会有一个幸福的结局。而那首她写的歌,正是她的缩影。那完全是她的声音:既是对爱的告白,也是对结局不可避免的哀叹。而她的最后一句歌词“I will leave you be”,是她真正放下的标志。我知道我可能已经跑题了,但是我必须得说明这东西,以免有些白痴把自我意识的觉醒直接给简单概括为获得权限(但凡注意到过那些诗中的隐喻和与莫妮卡的对话都不会产生这种愚蠢的想法),这是对这游戏的亵渎。

      以莫厨的视角去看待这个游戏,以第一次体验的视角为基准,一个以体验游戏为目的的玩家看着自己喜欢的角色一个接一个的“死去”,他们对这个自己还尚未了解的幕后黑手肯定是不满的,讽刺的是,大部分人在删掉莫妮卡才发现她对自己的爱是如此之深,在她选择醒悟并放手时才发现自己已经产生了爱……

      再换到纱厨的视角,以同样的目的第一次打开这个游戏,他们爱上了这个善良又可怜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这种小天使类型的角色在每个游戏中都会让人产生好感。但与前者不同的是,他们直到通关整个游戏后也不愿意接受在自我意识觉醒之前她只是条虚拟代码的游戏设定。不过幸运的是,他们在所谓的真结局中找到了些许慰藉。丹以纱世里的视角感谢了玩家对游戏的热爱,嗯,这确实听起来很违反常理,这个拥有自我意识的生命只是因为看到玩家收集了全部的cg就一转态度接受了自己马上就会随着游戏的结束而消失的事实,因为她甚至在另一个结局中因为忍受不了这些而自杀了(再提一嘴,如果仅仅只是获得权限可达不到要自杀的地步)。即使拿“这给了她时间接受”为理由仍然显得很牵强,总体上给人一种作者夺舍了游戏角色的感觉,这是丹没有处理好的部分。再结合那封丹的信,他太过着急创造一个这样的结局去留下那些喜欢游戏本身的玩家们,不过这也确实是一个恋爱游戏原本该有的结局,哈哈

      当然了,以现在的形式看来,肯定是后者占据大多部分,毕竟只搞那些所谓的游戏欣赏者给他带来不了多少实际上的利益,当饭圈形成后,他又开始以把前者完全融合的圈子为目的整了一大堆支线。唉,我理解他,毕竟谁都需要盈利。但起码试着以重新创作新作品为方式啊,就非得守着老本炒冷饭吗

        23 天 后
        • #24

        #23 monicaaaaamonike 对于部分玩家来说Monika就像一个引子,去让人们思考爱,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诚然mate元素更能触动玩家内心,但可以看到的是世界上有许多其他人喜欢着来自无mate元素作品的角色。或许通过游戏他们想开了,尽管爱的事物可能不属于这个个世界,但是爱意却是真实的。于是顺其本心,喜欢那些特质上更吸引他们的角色。

        13 天 后
        1 个月 后

        #23 monicaaaaamonike 其他的论点就不说了,但是关于游戏理论这一方面,确实。

        所谓的游戏理论感觉和阴谋论本质没什么区别,甚至更糟糕,官方刻意给出一些含糊不清的消息让爱好者们去无端猜测,这种探讨所谓最终真相的感觉很容易让小孩们上瘾。而跟现实中各种科学的本质规律探索还不一样,这不需要科学思维训练也不需要什么确凿的证据,只要你想象力够丰富,声音够大就行了。所以很容易增加社区讨论度,很容易吸引观众(小鬼),米塔就是个最近的例子,这全球爆火的情况下看看圈子乱成什么样子了,更别提各种各样的阴谋论了。

        如果dan真的想拿ddlc来搞游戏理论的话,那确实非常恶心

        🤔总的来说就是在现代社会,由于大家接触到的信息都非常爆炸,因此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输出自己。

        而输出自己的方式由高到低存在门槛,比如最高级的可能是电影或游戏制作,低一些的就是乐器,画画,再低一些的就是写书,而写小作文,尤其是在别人给出的架构上写小作文就是最简单的一档了

        特别是按照新闻学来说,大家都喜欢看黑深残的东西,那么游戏理论经常容易发展向黑暗理论

        可以看出b站简化了视频制作流程以后低质视频泛滥的情况,还有写书,所有人都会,因此各种参差不齐的东西也层出不穷。

        那么游戏理论的这种小作文,能让心智尚不成熟的人群以最低的门槛满足自我输出的欲望,因此吸引小鬼不是没有道理的

        无人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