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 由于ISP擅自更改网络策略, 目前论坛正在通过备用网络方案服务.

在此期间, 服务可能不稳定或出现故障. 请避免使用高带宽业务如网盘等.

我们正在全力寻找替代方案.

If you're reading through English, please translate the content above. Thanks for understanding.

回头看, 全职猎人贪婪之岛篇引入的两个战斗机制: 注意力分配与猜拳. 可能启发自盛行的格斗游戏, 富坚本人也确是游戏爱好者, 幽浮白书和LE中都有致敬经典游戏元素.

为什么是从格斗游戏中提炼出来, 而非现实格斗呢. 从一种球形鸡的角度考虑, 格斗游戏里, 体会对手此一手的意图, 判断对手下一步的想法, 比起使用复杂的连招重要得多, 当然这是游戏出于平衡性的考虑----一是不会出现无责任的巨大回报; 二是限制一次连招的回报, 避免一套被打死. 所以说格斗游戏其实是棋牌类也不为过.

而现实里这两点都不成立, 恶性循环才是常态, 落子就是死棋.

升学后后变开朗了的尤里!

说实话上大学只会让人变成阴暗的蟑螂,大多数人的大学时期可能都是和异性接触最少的时候了。。。

如果不去增加自己的见闻,经常会有“这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吗”这种感受。

坏消息, 又得养老鼠了.

一些指标更明确, 更即时的竞赛可能更让我有成就感, 我以前没日夜的刷kaggle, 天池. 如果我不休学去做专业以外的工作的话, 以后可能也不会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这些了.

但是我家人还有老师对于我休学都很不支持.

    #614 Vadera

    生物相关的研究里讲故事的成分比研究本身更重, 是因为生物太复杂了, 没有办法做到调控. 生物太复杂了, 复杂到我没有兴趣学习它, 相反讲故事的能力较易于学习, 于是我像所有人都走向歧途.

    我真的搞不懂,不能自筹资金,对学科也没有爱的人为什么要卷科研。相比讲故事来说,实际问题要有趣的多。

      我对高中没有多少创伤回忆,相反我的高中尤其是高三过的快乐无比,甚至说大学里我不再也不需要应试,很难说我遗留有太多学生气。即便是这样,高中的经历仍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记,比如至今我都偶尔做一类梦,就是假如大学表现不好会被送到高中复读。我想即便是高中对我影响较小,都会让我做这种梦,更别说受影响更大的那些人了。

        #616 Vadera

        我首先不理解的就是对教职的偏执,不过基础学科的不去高校,所学似乎也没什么出路。既然如此!就不要学基础学科吧!

        #617 Vadera

        让我想到,高中时候很多同学对于理论,基础学科有相当的偏爱,除了社交需求以外,我想主要是高中封闭的环境留出了超级多大段时间让学生对着书穷究,但是以后的日子他们会发现如果想让午饭吃着没有那么乏味,啪,一个小时就没有了。

          #619 Vadera 高中那会大多数人也没定下固定的方向,认为自己的未来有很多可能,所以啥都会去了解一下吧。而且高中的基础学课相比大学的容易多了,上面还经常讲各种影响生活的发现,很难不让人有兴趣嘛。

            #620 HA

            问题不在乎高中生喜欢什么,而是对理工文学的偏废,我们能不能在这个年纪喜欢上别的,喜欢上自己想干的事。

            物理也是理,药理也是理,前者的某个细分方向可能还略合高中生对于理论的幻想,后者是纯粹经验的学科了。在容错低的封闭环境里,一个人在选择志愿时绝对无从得知自己学的会是什么玩意,要一个人在十几天里做决定,用后半辈子买单简直荒谬。

              #621 Vadera 毕竟除了那些天才,大部分普通人甚至是优等生也很难知道自己的未来走向。
              决定志愿的时间太短,高中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人们真正了解自己的理想职业究竟是怎样的,上大学后不感兴趣的比比皆是。
              高中时代其实挺让人怀念的,如果能更加自由的话。
              真羡慕那些有社团,周末,文化祭,可以谈恋爱,打球赛的高中啊。
              这些难道真的会影响成绩吗?
              到了大学,没有了高考的压力,课程也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大学生在怠惰的同时,又会因为高中时的习惯对浪费时间感到羞耻,自然会陷入情绪漩涡。
              中国人还真是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