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天版
  • 关于国外学校(土澳版本) #5977

视奸大伙这么久感觉国内初高中太哈人了

由于我是在国内读了半年初中就被父母送去土澳留学,所以对此还是蛮有感触的,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土澳的学校吧,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回复,我尽量回答(平时在学校纯纯透明人来着,下课就去看小说,放学直接回家,绝不多待一秒😋,所以不算学校万事通)

byd土澳确实太轻松了,我在初一学的数学知识他们高一才教(那边数学分四个等级),最高等级的数学高一才教三角函数,高三矩阵(matrix), 另外初三还是高一开始就可以自选想学的科目,有些什么科目呢?基础的英语,四个数学,物理,化学,design(设计,我把这玩意当手工看,老师叫我们做led小台灯,拿木头做手机支架,甚至还有电脑画图设计自己理想的房子然后老师激光切割木片让我们自己搭),还有哲学和drama(歌剧?我不知道具体是干什么的),甚至还有engineering(甚至提前教很多大学工科的内容),各种语言例如中文西班牙语日语

听起来很像中专?戳啦,这边类似高考分数的叫atar,最高分99.95,意思是你的各项总评分大于本届全部考生99.95%,你是前0.05%级别的考生,不同科目影响的只有计算atar的权重,例如你的最高级数学和最低级数学都是满分,但最后算atar可能一个是99,一个就是85了(当然真实计算没有这么简单,我也不清楚具体计算权重)。另外atar只计算你最高分的五个科目,而学生最多可以选择六个科目,当然如果你选五个科目那么另一个科目就是自习时间,如果自习时间在下午你甚至可以中午就回家
而我,选了英语,三个数学,物理和中文(由于学习不是很认真,这六个科目得分都是70%左右),最后atar是90左右,这个分上澳洲八大的只要不是特别的牛逼的医学(有的要99.75)或者法律什么的都是绰绰有余,我当时发的offer给的学校全都通过了(什么昆大墨大莫纳什澳国立),当然选的都是工科的(想要拿身份嘛,别的专业不太适合我)
另外atar计算的是整个高三期末考试的总成绩(一年四个学期),虽然也有类似高考的最终大考(final exam),但final 的成绩在atar计算的权重只算50%,剩下50%的计算来源于高三其他几个学期的期末考试。

关于上课时间,我画了个表格,高三也是这个时间表,周末双休,甚至高三更爽,星期五下午两节课(加上午餐以及午餐之前那节课)本来是去搞体育运动的,高三的可以选择自习,老师名义上是说不允许打游戏什么的,但是监管力度不能说是全神贯注,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唯一制约让人不想打游戏的只有充电接口(是的,从初一开始笔记本电脑是上学硬性要求,基本每节课都要用,至于你干啥,老师就懒得管了,只要不影响别人)

关于压力,只能说学习的压力是越来越高的,我记得我高二觉得高二好难,高三觉得高三更难,大一觉得高三什么eazy mode,越往后一年越觉得事越多越难,痛苦啊。而且我家也不算那种大富大贵的,送我留学其实是堵上家底的一把,只是想着要拿永居(老想着让我考高分拿什么技术移民,可我周围拿到永居的朋友要么是投资,要么就是有亲戚有永居带着过来的)。现在只能说我尽力,剩下的一切交给天意吧

有时也在想如果在国内完成学业那么省下的钱完全够我在国内摆烂一辈子了(我光学费一年20w rmb,还是有奖学金减免了一部分的情况下,一年总共消费也有差不多50w),我老家是那种五线小城市,没有地铁,隔壁县城才有机场。父母也算是拼棺材本送我出来。但是如果在国内读书那么我绝对不会是现在的我,我有个在国内度过高考然后来土澳读大学的朋友说过一句话:“在国内完成高考之后没有心理/精神问题都是这个👍👍👍”以我认识的三个在国内读到高中的朋友来说,这句话很对(一个改花刀高手,一个抑郁,一个同性恋)。
而我,我前两年有次找找过一个据说很牛逼心理医生谈论过关于自己,后来了解到他说我别的都很好,唯一的问题也就在于我老豆(心理医生没有直接对我说这种结论,是我妈后来复述的)了,而最近也在慢慢和我老豆关系缓和起来了。
我要是真的在国内那么压抑的情况下完成初高中(我感觉我初一的时候就有苗头了,面对上学非常痛苦),另外之前不是说我的心理问题在于我爹嘛,留学的时候我爹对我的干涉很少(我爹就是那种最经典的中式爹味超重父亲,极强的控制以及指导欲,但我在国外他管不着嘛),换到在国内嘛,家庭加学校的压力,那很恐怖了。我一直非常喜欢看书,有时间就是看书,科幻小说和科普文都很喜欢(大刘的出版文差不多全看完了,没出版的2185也找资源看完了),社交可以说完全没有(我去,我是优里🤯),这意味着我都找不到对外发泄的地方。这意味着我心理健康的可能性嘛,,,

唉暂时说到这吧,如果xdm有什么想法都欢迎聊聊嗷

    快来注册!

    *即使不注册, DCC也会展示所有知识性和分享内容

    #1 KelvinNotKev 看完了,如果是我,我会觉得压力同样很大,并不会比国内初高中好一点。大概是因为我和楼主家境差不多,如果父母这样送自己去国外读书的话,自己会觉得好像担负全家希望,读不好书就会完蛋的感觉。

    在国内读书的话,即使自己确实读不进去,当时也可以在县城找份工,养活自己和父母也还行()

    但是还是羡慕楼主这样在海外上学的,见识一定比国内大多学生多吧,知识的话,我觉得够用,毕竟国外的这些竞争力度应该比国内弱的多

    哦再补充两点,我们上不同的课的时候还需要换教室,并不是一直在一个教室里的,经常能够出去在室外走走换教室,中途上课厕所什么的都行
    另外这边大学(至少我的大学是的)大部分课都不点名,爱去去不去拉倒,讲座甚至学校特意说你可以不去,有线上的回放,导致学期开始的时候讲座往往是坐满了,但是学期结束的时候嘛,,,
    我经常一周只去学校两天来着,也就是说非常自由,只要你能够承担后果,你干什么都行,想去别的讲座蹭课也没人管,甚至一些小组作业课也可以混进去(只要你知道时间位置以及要干啥)

    #4 Vadera 我不知道哪才是我的家乡。在土澳度过的时间占据了我人生的三分之一了,抛去刚出生不记事的那几年,可以说我接近一半的生命都是在土澳成长的,我幼儿园换过两个,小学换过三次,初高中也换过三次(倒不是因为被霸凌什么的,是我爹一直想要我去更好的学校),我完全没有什么从小到大的朋友什么的,现在的交际圈甚至没有人是我大学以前认识的(很神秘,没人知道我的过去😎),小时候的家也都拆迁了(这好像也是为什么我能留学的原因之一?)我回国的时候都没属于自己的房间住。反而在土澳的时候生活圈子相对固定,加上我在土澳的起码500小时驾龄(土澳除非你住在市中心否则会开车属于必须的技能),我对于在土澳呆的城市甚至比我老家更熟悉。
    很奇怪,感觉我的世界很大(没家可不就是四海为家),又感觉很小(感觉我只在乎我自己)

    嗯,自我刨析还是蛮爽的

      #6 Vadera 由于没体验过国内的价格,我只能给出我现在租的房子的价格:一周630澳(三室一厅,但是出门必须开车),三个月左右的水费200多澳?电费由于有个政策资助了很大一笔已经很久没交了,关于车的邮费大概是两三个星期加一次200澳的油

        #7 KelvinNotKev 澳币人民币汇率现在大概是1澳对应4.5人民币,为了方便我一般是按1:5算的,另外澳币与人民币的购买力在生活物资上的水平接近(一瓶水2澳,三个人正常出去吃一顿也要100多)但是高奢物品购买力很不一样,快2k的苹果耳机这里300澳,40w人民币的车可能8w澳?

        #7 KelvinNotKev
        我听说水电便宜甚至可以不交, 房子看地段. 我老板属我们学校的澳洲系, 我以后主要考虑还是澳洲和香港, 不过还是有冲突, 我一想我出去三五年后, 我家小猫看到我有些疑惑, 明明味道熟悉它简单的大脑却记不得, 那会我家小狗也会老死了, 实在是不忍心.

          #9 Vadera 房子确实看地段,我现在这离我大学太远了(每次上学路上都解决一个半小时,来回就是三小时过去了)不过正常生活还是很舒服的,而且离我高中走路就十分钟。今年年底我就又要搬家了,要离大学近点
          另外个人还是建议来土澳吧,相比于香港大概率没那么卷,而且假设未来回国或者回国消费那么攒下来的钱能乘以4.5的倍率,就是这里的医疗费用和吃的确实没香港那边好就是了(留子必学的做饭哈哈哈),不过要是怕虫子什么的那就没必要来土澳的,b土澳的动物朋友非常多还热情

            #9 Vadera 另外要是淡季的机票回国单程也就3000rmb(700澳?)左右,土澳最低时薪都有20多,40小时不到的时薪就够回国机票钱了,也就是屁股遭殃罢了

            #10 KelvinNotKev
            不卷的帐回来都是要还的, 我有一计, 那就是卷到批爆争取硕士留院, 少说少走6年弯路

            无人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