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1
视奸大伙这么久感觉国内初高中太哈人了
由于我是在国内读了半年初中就被父母送去土澳留学,所以对此还是蛮有感触的,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土澳的学校吧,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回复,我尽量回答(平时在学校纯纯透明人来着,下课就去看小说,放学直接回家,绝不多待一秒😋,所以不算学校万事通)
byd土澳确实太轻松了,我在初一学的数学知识他们高一才教(那边数学分四个等级),最高等级的数学高一才教三角函数,高三矩阵(matrix), 另外初三还是高一开始就可以自选想学的科目,有些什么科目呢?基础的英语,四个数学,物理,化学,design(设计,我把这玩意当手工看,老师叫我们做led小台灯,拿木头做手机支架,甚至还有电脑画图设计自己理想的房子然后老师激光切割木片让我们自己搭),还有哲学和drama(歌剧?我不知道具体是干什么的),甚至还有engineering(甚至提前教很多大学工科的内容),各种语言例如中文西班牙语日语
听起来很像中专?戳啦,这边类似高考分数的叫atar,最高分99.95,意思是你的各项总评分大于本届全部考生99.95%,你是前0.05%级别的考生,不同科目影响的只有计算atar的权重,例如你的最高级数学和最低级数学都是满分,但最后算atar可能一个是99,一个就是85了(当然真实计算没有这么简单,我也不清楚具体计算权重)。另外atar只计算你最高分的五个科目,而学生最多可以选择六个科目,当然如果你选五个科目那么另一个科目就是自习时间,如果自习时间在下午你甚至可以中午就回家
而我,选了英语,三个数学,物理和中文(由于学习不是很认真,这六个科目得分都是70%左右),最后atar是90左右,这个分上澳洲八大的只要不是特别的牛逼的医学(有的要99.75)或者法律什么的都是绰绰有余,我当时发的offer给的学校全都通过了(什么昆大墨大莫纳什澳国立),当然选的都是工科的(想要拿身份嘛,别的专业不太适合我)
另外atar计算的是整个高三期末考试的总成绩(一年四个学期),虽然也有类似高考的最终大考(final exam),但final 的成绩在atar计算的权重只算50%,剩下50%的计算来源于高三其他几个学期的期末考试。
关于上课时间,我画了个表格,高三也是这个时间表,周末双休,甚至高三更爽,星期五下午两节课(加上午餐以及午餐之前那节课)本来是去搞体育运动的,高三的可以选择自习,老师名义上是说不允许打游戏什么的,但是监管力度不能说是全神贯注,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唯一制约让人不想打游戏的只有充电接口(是的,从初一开始笔记本电脑是上学硬性要求,基本每节课都要用,至于你干啥,老师就懒得管了,只要不影响别人)
关于压力,只能说学习的压力是越来越高的,我记得我高二觉得高二好难,高三觉得高三更难,大一觉得高三什么eazy mode,越往后一年越觉得事越多越难,痛苦啊。而且我家也不算那种大富大贵的,送我留学其实是堵上家底的一把,只是想着要拿永居(老想着让我考高分拿什么技术移民,可我周围拿到永居的朋友要么是投资,要么就是有亲戚有永居带着过来的)。现在只能说我尽力,剩下的一切交给天意吧
有时也在想如果在国内完成学业那么省下的钱完全够我在国内摆烂一辈子了(我光学费一年20w rmb,还是有奖学金减免了一部分的情况下,一年总共消费也有差不多50w),我老家是那种五线小城市,没有地铁,隔壁县城才有机场。父母也算是拼棺材本送我出来。但是如果在国内读书那么我绝对不会是现在的我,我有个在国内度过高考然后来土澳读大学的朋友说过一句话:“在国内完成高考之后没有心理/精神问题都是这个👍👍👍”以我认识的三个在国内读到高中的朋友来说,这句话很对(一个改花刀高手,一个抑郁,一个同性恋)。
而我,我前两年有次找找过一个据说很牛逼心理医生谈论过关于自己,后来了解到他说我别的都很好,唯一的问题也就在于我老豆(心理医生没有直接对我说这种结论,是我妈后来复述的)了,而最近也在慢慢和我老豆关系缓和起来了。
我要是真的在国内那么压抑的情况下完成初高中(我感觉我初一的时候就有苗头了,面对上学非常痛苦),另外之前不是说我的心理问题在于我爹嘛,留学的时候我爹对我的干涉很少(我爹就是那种最经典的中式爹味超重父亲,极强的控制以及指导欲,但我在国外他管不着嘛),换到在国内嘛,家庭加学校的压力,那很恐怖了。我一直非常喜欢看书,有时间就是看书,科幻小说和科普文都很喜欢(大刘的出版文差不多全看完了,没出版的2185也找资源看完了),社交可以说完全没有(我去,我是优里🤯),这意味着我都找不到对外发泄的地方。这意味着我心理健康的可能性嘛,,,
唉暂时说到这吧,如果xdm有什么想法都欢迎聊聊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