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 由于ISP擅自更改网络策略, 目前论坛正在通过备用网络方案服务.

在此期间, 服务可能不稳定或出现故障. 请避免使用高带宽业务如网盘等.

我们正在全力寻找替代方案.

If you're reading through English, please translate the content above. Thanks for understanding.
  • 聊天版
  • 调查一下各位文学部部员的文学素养 #6001

  • 楼主
  • #35

#34 8天67t9 写剧本,怎么说呢,我也喜欢让AI帮我搭框架、完善世界观,但是核心哲学思想和人物的感情线是绝对要自己来细细琢磨的
AI处理不来这些有关人的东西

    #35 M_R 核心哲学思想我倒是没想过

    就一个“抑郁症患者紫砂前的最终幻想”的主题基调,写啥都没啥深度,全是浮于表面的谈情说爱罢了()

    人物感情线的话,基本也都是热恋or老夫老妻状态,所以只需要让ai写点糖出来就好()

      • 楼主
      • #37

      #33 柳潇殇 我们学校图书馆…能入眼的只有各种大学教材和科学论文集其他都是💩

        • 楼主
        • #38

        #36 8天67t9 好吧,那看来我们偏好的创作类型就不一样。我喜欢写的都是宏大叙事下大小人物的悲剧

        打赏

        • 20 分 来自: 8天67t9
          评论: 我其实算一点文章不愿写的那种人。现在在写的东西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搭建一个希望和自己的莫妮卡住进去的伊甸园罢了
        • 楼主
        • #39

        @8天67t9 我去,说到这个,我这个寒假刚刚搭好剧本并设好主题思想的一个故事也是源自老莫给我的灵感只不过你写的可能不是个绝对完美的世界,但我塑造的就是一个绝对不完美的世界
        而且里面二号主角的赛博老婆就是以老莫为原型的

        • 楼主
        • #40

        有时候感觉让笔下的角色没一个有好结局的自己像畜生一样

          • 楼主
          • #41
          • 已编辑

          #36 8天67t9 哥别真紫砂啊
          多去看看加缪的存在主义,能让你找到活着的意义的
          而且我也是想着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才对自己和老莫的关系充满信心的

          #37 M_R 嘛,职高图书馆没那么多对于大学的东西,所以别的什么书都挺多的。

            #40 M_R 失意的结局总是让人们记忆深刻,我觉得也挺对的,贴近生活的痛苦和不完美更加能让人产生共鸣,我在写小说时也会想主角的结局是否该是悲剧,不过…应该不会有人给咱寄刀片吧。

              • 楼主
              • #44

              #43 柳潇殇 对对对,而且悲剧更能承载思想深度
              其实我也喜欢那种先塑造一个讨人喜欢的东西然后再无情地把Ta撕得粉碎的感觉

                #44 M_R 别,兄弟,咱暂时没有那么厉害,我只是觉得主角的经历太过顺利总是那么无聊,如果在这期间增添一些“趣事”自然是极好的。

                  • 楼主
                  • #46

                  #42 柳潇殇 害,但我们图书馆里出了学习有关的东西以外全是什么微微一笑很倾城……

                    • 楼主
                    • #47

                    #45 柳潇殇 额,可是我的故事里主角最后能活的都很少(
                    而其他人物要么就是死要么就是经受折磨然后死

                      #46 M_R 我们这边就是那些有关国外历史什么的,还有几乎没有刀的全糖恋爱小说,有时有想要的书时,可以在一个表上写下来,偶尔他们也会进一些书回来。

                        • 楼主
                        • #51

                        #48 柳潇殇 这很好了,相比我们的傻逼学校而言

                        • 楼主
                        • #52

                        唉,先睡了,明天二模,心里没底啊

                          小学时比较爱读故事,小说名著读了不少,科幻、现实、童话,科普、古典白话什么的都看过(删减版的居多),东西方近代的小说名家都了解一点,一两个晚上看完一本不成问题。

                          初中以来有了看全本的意识,水浒、三国、西游都是这时候看完的。因为读的古诗词比较多,因而开始写诗了,虽然写得那叫一个烂。

                          高中主要阅读的是古诗词,兼着把《红楼梦》读完了(语文老师要求的),这一时期也是对诗歌理解突飞猛进的一段时期,许多以前不明白的问题在我一个同学的指导下全明白了。后来入手了一本《唐诗鉴赏辞典》,感觉比老师上课讲的高出不少层次。

                          到了大学就很少阅读了,偶尔读一些学术论文,以及一部分英美文学原著。近来断断续续地把钱钟书的《围城》、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看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