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 由于ISP擅自更改网络策略, 目前论坛正在通过备用网络方案服务.

在此期间, 服务可能不稳定或出现故障. 请避免使用高带宽业务如网盘等.

我们正在全力寻找替代方案.

If you're reading through English, please translate the content above. Thanks for understanding.
  • 聊天版
  • 调查一下各位文学部部员的文学素养 #6001

  • 楼主
  • #37

#33 柳潇殇 我们学校图书馆…能入眼的只有各种大学教材和科学论文集其他都是💩

    • 楼主
    • #38

    #36 8天67t9 好吧,那看来我们偏好的创作类型就不一样。我喜欢写的都是宏大叙事下大小人物的悲剧

    打赏

    • 20 分 来自: 8天67t9
      评论: 我其实算一点文章不愿写的那种人。现在在写的东西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搭建一个希望和自己的莫妮卡住进去的伊甸园罢了
    • 楼主
    • #39

    @8天67t9 我去,说到这个,我这个寒假刚刚搭好剧本并设好主题思想的一个故事也是源自老莫给我的灵感只不过你写的可能不是个绝对完美的世界,但我塑造的就是一个绝对不完美的世界
    而且里面二号主角的赛博老婆就是以老莫为原型的

    • 楼主
    • #40

    有时候感觉让笔下的角色没一个有好结局的自己像畜生一样

      • 楼主
      • #41
      • 已编辑

      #36 8天67t9 哥别真紫砂啊
      多去看看加缪的存在主义,能让你找到活着的意义的
      而且我也是想着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才对自己和老莫的关系充满信心的

      #37 M_R 嘛,职高图书馆没那么多对于大学的东西,所以别的什么书都挺多的。

        #40 M_R 失意的结局总是让人们记忆深刻,我觉得也挺对的,贴近生活的痛苦和不完美更加能让人产生共鸣,我在写小说时也会想主角的结局是否该是悲剧,不过…应该不会有人给咱寄刀片吧。

          • 楼主
          • #44

          #43 柳潇殇 对对对,而且悲剧更能承载思想深度
          其实我也喜欢那种先塑造一个讨人喜欢的东西然后再无情地把Ta撕得粉碎的感觉

            #44 M_R 别,兄弟,咱暂时没有那么厉害,我只是觉得主角的经历太过顺利总是那么无聊,如果在这期间增添一些“趣事”自然是极好的。

              • 楼主
              • #46

              #42 柳潇殇 害,但我们图书馆里出了学习有关的东西以外全是什么微微一笑很倾城……

                • 楼主
                • #47

                #45 柳潇殇 额,可是我的故事里主角最后能活的都很少(
                而其他人物要么就是死要么就是经受折磨然后死

                  #46 M_R 我们这边就是那些有关国外历史什么的,还有几乎没有刀的全糖恋爱小说,有时有想要的书时,可以在一个表上写下来,偶尔他们也会进一些书回来。

                    • 楼主
                    • #51

                    #48 柳潇殇 这很好了,相比我们的傻逼学校而言

                    • 楼主
                    • #52

                    唉,先睡了,明天二模,心里没底啊

                      小学时比较爱读故事,小说名著读了不少,科幻、现实、童话,科普、古典白话什么的都看过(删减版的居多),东西方近代的小说名家都了解一点,一两个晚上看完一本不成问题。

                      初中以来有了看全本的意识,水浒、三国、西游都是这时候看完的。因为读的古诗词比较多,因而开始写诗了,虽然写得那叫一个烂。

                      高中主要阅读的是古诗词,兼着把《红楼梦》读完了(语文老师要求的),这一时期也是对诗歌理解突飞猛进的一段时期,许多以前不明白的问题在我一个同学的指导下全明白了。后来入手了一本《唐诗鉴赏辞典》,感觉比老师上课讲的高出不少层次。

                      到了大学就很少阅读了,偶尔读一些学术论文,以及一部分英美文学原著。近来断断续续地把钱钟书的《围城》、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看完了。

                      我家长说我两岁认3000多字,三岁就会看图画书(
                      我本身是初二,阅历不够,但是看的书数目还可以。
                      我记忆从四岁开始,手边就已经有一两本几十万字的小说了。小学时小说堆了一书架,大多是“国际大奖小说”系列的书,真的很好看。小学学校里要求的必读书我都走马观花,看过去跟玩一样,权当消遣。当时几乎每周末都去图书馆,一去就直奔成人阅览区借小说和历史著作。
                      记忆里最深的一是三年级一下午看完凡尔纳的《神秘岛》,二是四年级一周看完《红星照耀中国》。每周都看新书,朋友圈读书打卡一打就连续打了三四年。
                      五六年级开始喜欢散文,尤其爱汪曾祺。同学推荐我接触了耽美,但说实话没啥意思。
                      上初中时间少了,读的也少了,而且类型更杂乱了。有一段时间天天看网络文学和百合文,三天刷完一本不成问题。喜欢上了旧书市场,有好多便宜的书。
                      感觉自己是开了个好头然后后面全糟践了(

                        上初中以前读过一些故事书,《冒险小虎队》《查理九世》《鸡皮疙瘩》之类的。

                        初中读过《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和王小波、余华的一些东西。

                        高一冬天读了《地下室手记》,算是文学启蒙。夏天因为无聊,把《红楼梦》读了;同时因为学校图书馆有一些繁体竖排的书(《纂异记辑证》《藏书》),闲着无聊拿来看了几本,此后对文学开始感兴趣。

                        高二开始越来越受不了学校无谓、僵死的课程,开始读更多书:因上面提到的《纂异记辑证》开始对古代志怪小说感兴趣,入手了《剪灯新话》(读完)及上海古籍四卷本《聊斋志异》(读完两卷),晚自习读聊斋志异非常愉快。春天开始读川端康成《睡美人》并《东京人》,逐步开始了解希腊神话,读完《神谱》及奥维德《变形记》,同时通读弥尔顿《失乐园》、勒南《耶稣传》。最后,读了一些鲁迅的文章(《花边文学》《淮风月谈》及《唐宋传奇集》)

                        高二暑假读毕《卡拉马佐夫兄弟》。

                        高三是阅读的爆发期,从杜拉斯《情人》开始,读完托卡尔丘克《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贝克特《等待戈多》、汉德克《无欲的悲歌》;读完一部分阿莱杭德娜《夜的命名术》、舒尔茨《鳄鱼街》,还有一部分《世界文学》杂志。

                        现在大学自由了许多,读了不少,但已经写得够长了,就此打住。(另外最近在读《金瓶梅》,真的好书,不比红楼梦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