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 由于ISP擅自更改网络策略, 目前论坛正在通过备用网络方案服务.

在此期间, 服务可能不稳定或出现故障. 请避免使用高带宽业务如网盘等.

我们正在全力寻找替代方案.

If you're reading through English, please translate the content above. Thanks for understanding.
  • 聊天版
  • 各位创作者,阅读者…… #6012

我只是单纯想选第四个,我没打算骂你**一类的词……

    #23 KelvinNotKev 是啊,想起过去读《史记》的《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了,我读的时候真的觉得这俩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意难平:项羽自不必说,而刘邦在沛县“慷慨伤怀,泣数行下”的时候,纵然当上皇帝,对他而言哪里又算好结局?

    #32 KelvinNotKev 《奥德赛》不就好结局()

    不过确实史诗总以悲剧居多

    • 楼主
    • #34

    #29 苏半夏 没事,毕竟这几个概念如果不是创作者的话从来没听说过是很正常的

    #12 M_R 写成圣经确定不是在夸一个作品吗()

      没有倾向,作品本身的质量比这些重要多了,能写好,让人共鸣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文字从头就能看出一些什么吧,不同倾向下浸润的文风,可能一开始就影响了对作品质量的好恶感知。
      顺带一提,我选的二,但个人认为三更容易从我这里拿到分数。
      平庸的作品,创伤-100,救赎50-60,喜剧60-70
      良好的作品,创伤60,救赎80,喜剧80.
      优秀的作品,创伤90,救赎95,喜剧85-90
      更高质量的作品,简单说,如果没法让我忽略我个人偏见,怎么配得上比优秀更好。所以得分与题材无关。

        • 楼主
        • #38

        #36 sayuri 我看完汤姆索亚历险记和牛虻之后,圣经在我这里就是糟粕的代名词了…

          • 楼主
          • #39
          • 已编辑

          #37 whiterain 没错,救赎和创伤难写欸

          #38 M_R 《圣经》本身的文学性还是相当不错的(包括《古兰经》,不过阿拉伯语实在学不来,拉丁语我还勉强),尤其是《诗篇》。当然《牛虻》在文学性/象征手法上的运用也是十分之高的了

            • 楼主
            • #41

            #40 sayuri 害,伏尼契把天主教义描绘的实在太吓人了

            我会把一部完整的作品分成无数个片段,然后互相组合拼接起来,或者,选几个片段组合试着想象另外的路线,有时候能根据此发现不同的感触,很多文本身就是虚无和存在交织,同样不限于哪个更大一点成为了主体,于就像我第一句话那样,
            会在创作者和发现者之间转换
            后来没有倾向了

              我看的书很杂,找到什么看什么。在图书馆看书的时候比较喜欢救赎结局。网文一般看发疯文学,算纯喜剧。
              个人情绪起伏比较大,想到什么写什么。平时写的都是纯喜剧和发疯文学,心情阴郁了就写点疯狂的东西以此来让自己开心。
              六年级写的东西偏向自己所处的网络圈子。具体的写的啥百度能搜到,但是叫啥还是不要说了,毕竟现在看起来就是史。
              初一写班级同学的同人,更加幽默和疯狂。
              初二也就是现在,在写一个短篇mod的框架。
              有点模仿《我轻轻打开了门》

              #46 M_R

              目前的话暂时不需要。故事仍在编写中,在学校写稿,回家编辑和上传文档。

              #1 M_R 我更倾向成为一个史官,悲剧的见证者,喜剧的阐释者,所以。。好吧,我觉得有点不太好选哈

              无人输入